河背庄老一輩的人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二十九這天,都會準備三牲及普渡用品來到俗稱"崩山河"的河壩上來拜拜。

至於為什麼選在農曆七月二十九這一天?已不可考。

據地方耆老表示在他們還是小孩的日據時代就已經跟著長輩來這裡拜拜了,所以應該有近一百年的歷史了吧。

小時候常常到這溪水裡釣魚,抓泥鰍,放蝦簍。

溪水依舊常流,但是景致已經完全改觀了。

中港溪.jpg

高鐵開通後,一條筆直的橋從頭上畫過,不一會兒就可聽到轟隆隆的聲音呼嘯而過。

高鐵.jpg

一塊刻著"東興堤防"的水泥柱,清楚地告訴我們它對東興(河背)地區的重要性。

東興堤防.jpg   

記得小時候這裡並沒有伯公廟,只有一塊類似人型的石頭(據說是築壩時挖到的)立著當作伯公供奉。

後來地方人士才蓋了一個小小的廟給伯公遮風避雨。

水頭伯公.jpg

幾年前,伯公石竟然遭竊!所幸地方信眾再重新刻了"福德正神"來安奉。

雖然簡簡單單的,一點也不起眼,但是它卻是河背甚至於尖山地區灌溉用水的源頭。

水頭伯公1.jpg 水頭伯公2.jpg  

為什麼一年只來拜一次?似乎也沒人說得上來?

但是伯公還是仔細地呵護著這片土地。

今年特別請媽媽等我一起去拜這土地公,到了之後才發現除了拜土地公之外,竟然還有普渡!!!??? 

先將三牲拜土地公,拜完之後將牲禮移位至河壩邊普渡。

供品.jpg  

我想是不是也有普渡水鬼,以求河川能夠平靜。

普渡.jpg  

金爐就用一個水泥管底下鋪一片烤肉網,雖然簡單,但是卻足以維護安全了。(避免火災發生)

金爐.jpg  

以前人工的控制閥,現在也已經改成電控的了。

尖山下圳控制盤.jpg  

從這裡往下游開了兩條灌溉渠道,一條是東興圳,是河背地區農田灌溉水的主要來源。

東興圳.jpg

另一條是尖山圳,是灌溉尖山下地區的溝渠。

尖山圳.jpg  

這兩條圳恰恰就在農園的前方,小時候在這裡泅水、抓蝦、抓螃蟹、摸河蜆、釣魚.....

但是原本石頭築的壩變成水泥的,河底也鋪上一層又一層的水泥之後,什麼都沒有了.....

偶而小牛拿著撈子撈到一隻小蝦米,就開心得不得了!

(永遠都以為我說的都只是天方夜譚,但是我又無法證明給他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河背庒農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