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客家人稱土地公為"伯公",是最貼近客家人日常生活的神祉,在田邊的稱為"田尾伯公",在水源地的稱為"水頭伯公",而且形象不拘,大一點的就會建廟甚至有金身,小的就可能只有幾塊石板砌的小廟,甚至只有一塊石頭作為形象而已。


上埔伯公始建年代已不可考,只有從廟裡牆上的紀錄現在的廟是民國五十八年所建的,不僅僅內有拜庭,前面還有半月型的前庭擺放天神爐,算是頗具規模。





伯公祠通常邊邊都會有大樹以作為象徵,這裡的入口處就有一顆大榕樹。


信徒們也在榕樹下以鐵皮搭建了雨遮,以供信徒休憩的場所。



前庭的天神爐。



伯公祠內簡樸的擺設恰恰呼應了客家人純樸的一面。






這裡的伯公並沒有神像金身,而是以石碑刻上福德正神。


興建年代只能在牆上這僅有的興建樂捐芳名表得知是民國五十八年興建的,但據阿婆表示在阿太那個年代就在拜這個伯公了,阿婆已經九十有四了,可見這個伯公祠的歷史也是非常久遠。



金爐還是以原石所雕製而成,在現在的寺廟是幾乎看不到的了。










伯公祠旁有一條小徑,蜿蜒而上到了盡頭是這裡的居民的另一個信仰神明"石哀"。


"石哀"是客家話"石母"的意思。


通常家裡有小孩出生時候就會到算命的那裏去算八字流年,有的命裡就會需要認義父母以祈求小孩好照顧。客家人往往就會認神明來作亦父母以祈求神明保佑子女平安長大,並且會求一個"kien"以紅棉繩穿著給小孩子戴在脖子上。


有的會認給觀音娘娘做義子女,就要戴"觀音kien"。有的就是認給石母,就是戴"石哀kien"。



說是石母,但是卻不見石頭,只見兩棵身掛了許多的紅棉繩。


戴石哀kien的小孩在十六歲之前,每年端午節長輩都要準備三牲來拜,並且"換kien繩",把舊的繩子掛在樹上,再重新換一條新的紅棉繩穿在"kien"上。


到了十六歲就要來"脫kien",表示小孩長大了,感謝石哀的保佑,以後就不用在每年來換了。


若是十六歲那年忘了來"脫kien",很抱歉,那就必須繼續每年來換,直到結婚時再來"脫kien"囉。


自己小時候就是戴"石哀kien"的,以前是用一個五角的銅板中間打個洞來穿繩子。


而兩隻小犬也是戴"石哀kien",我就給他們用中間有孔的日幣來求,只是現在為了怕小孩戴在脖子上不安全,所以求好就幫他們收著,然後每年來幫他們"換kien繩"而已。








右邊面額五十元的是哥哥的,而左邊面額"十錢"是弟弟的喔!


今年端午節準備帶哥哥一起去換,順便也來告訴他這個習俗。




後記:


上埔伯公只要順著吉祥路往山上的方向走,到山腳下時就可以看見了。


有機會造訪時,千萬別被突然轟隆隆的聲音給嚇著了!這聲音是高鐵急速呼嘯而過的聲音。


高鐵鐵路就恰恰在"石哀"的後面不到五公尺,我想當初在蓋高鐵時,伯公和石哀應該也有保佑才會恰好從後方過去而不受影響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河背庒農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